致敬最美劳动者 礼赞时代奋斗者丨漳州码头“机械医师”黄景图

发布时间:2023-12-19 作者: 爱游戏app官方网站入口

  

  2020年10月15日,《人民日报》对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人选进行公示,公示发布的16天前(9月29日),福建省漳州招商局码头有限公司主修工,助理工程师、高级技师黄景图因病去世,享年49岁。他没有赶上全国劳模表彰大会,没有亲手拿到那枚属于自身个人的劳模奖章。

  闽南一带流传着一句俗语:“有手工,吃不空。”黄景图用一辈子践行了这句话。他一手打造打磨的劳模创新工作室,他的一心为港、一心苦研的精神,他的一身闯劲、一身绝活,在他走后,依然闪烁光芒,激励着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投身于港口创新事业,为招商局集团、招商港口迈向世界一流前赴后继、继往开来、不断前行。

  作为基层员,黄景图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凭借着一身勤学苦研的闯劲,用一身绝活守护着港口设备;作为码头一线主修工,他善钻、爱学,多年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,靠着大胆创新和丰富的经验智慧,创造了“破解数个连国外专家都无法攻坚的难题”的历史,从普通维修工成长为对付各种器械疑难杂症的“机械医师”“金牌蓝领”;作为创新工作室团队领头人,他带领团队,紧密结合码头生产实际,善于创新解决一个个设备维修及工艺改造难题,工作室在9年里共完成技改创新项目300多项,有效地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及码头生产,同时也带出了一支过硬的维修队伍;作为优秀志愿者,他热心公益,用自己高超技术热心服务社会,为周边百姓排忧解难,获得一致好评。

  三伏顶烈日、三九冒严寒,风里来雨里去,码头的工作总是给人一种异于别的行业的辛苦形象。但黄景图觉得对于一个从事技术的人来讲,更应该“干一行,爱一行,精一行”。黄景图从心底热爱这一个地区,愿用自己的技术本领,守护心中的码头。

  2003年,黄景图来到漳州码头。一开始,他是工程技术部水电班的运行电工,负责码头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,但由于黄景图对电路电子维修的兴趣及以前积累的技术,工作之余,他常常跑到工程部的吊机维修队,帮同事维修码头桥吊、门机等设备使用到的电路电子模块,他技术出色,让同事们信服。

  漳州码头领导看到了黄景图在电气维修上的本领,安排他转到维修队工作,开启了他人生的另一个起点。面对码头门机、桥吊等庞然大物,黄景图被深深吸引,一心想着如何让这些“大块头”更好服务于港口,从此,他一发不可收拾,全身心地学习港口机械技术,寻找着技术带来的成就感。

  在他的屋里,除了机器零件外,还有一大橱柜的维修类书籍,这些书籍都是他的宝贝。为了给自己“充电”,一有空,他就在家研读维修类书籍,挤时间去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。

  值得一提的是,黄景图对机电的兴趣还感动了华侨大学机电系的王少雄教授,特意提出帮黄景图联系到大学旁听。每个周末,黄景图风雨无阻,挤着班车赶一两个小时的路到泉州听课,把机电系的主要专业课基本全听了一遍。随后,黄景图把扎实的理论基础付诸实践,大展拳脚。

  日复一日的学习中,同事们惊奇地发现,“半路出家”的黄景图在港口机械维修上有了质的飞跃。

  黄景图坚持终身学习,对自己高标准、严要求。原本只有高中文化的他,经过不懈努力,考取了机电一体化专业,又获得了高级技师、注册安全工程师认证。他先后获漳州开发区技术比武第一名、首批“福建省优秀高技能人才”、招商港口“金质荣誉勋章”“最美职工”“金牌工人”等荣誉。但他并未因此自满停步,继续投身学习,又获得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“优秀学员”“大学生德育导师”称号及“2019年度福建省八闽工匠”“优秀员”“优秀员工”等荣誉。

  黄景图很注重团队建设,丝毫没有保留把自己的技术、心得分享给同事、徒弟,实实在在传帮带,利用一切机会带徒弟。在工作之余,他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培训小组成员,使小组成员的维修技能和创新意识普遍提高。他努力践行着“打好基础,练就绝活,努力工作,当好一名码头产业工人,实现自身人生价值”的承诺,不仅自己苦练技术本领,还带动大家比学赶帮超。他所在的班组获2013年市级“工人先锋号”,2015年成为省级“工人先锋号”参评班组。

  漳州码头的港口早期进口设备,故障维修难、耗时长、成本高,靠着黄景图那股不服输的钻劲闯劲,破解了一个个洋技术,打破了洋“神线台场桥,由于设备是早期从芬兰进口的产品,内部控制的电子元器件常常会出现故障,且产品大多已停产,采购困难,加上生产紧张,解决设备故障问题迫在眉睫。黄景图加班加点设计图纸、选购配件,经过反复试验调试,成功地用万能板自行设计制造了6块电路板,替代损坏的电路板,稳定性很高,节省了9万多元维修费用。

  有一次,德国进口凡特斯公司的配件损坏,找不到替代品,再采购耗时长,费用高。黄景图挺身而出,承担了寻找替代方案的重任,经过一天一夜不眠不休攻关,最后找到了替代方案,用不足一元的替代元件,通过小革新,对集装箱空叉倒车控制手柄做改造,直接创利3000元,救活了这个凡特斯公司的特有手柄,救活了空叉,修复了机器,把生产影响降到了最小。

  码头的维修工作,保障正常作业至关重要,况且机器故障出现的时间不固定,随时都有罢工的可能,曾经出现12分钟内接到5个报修电线个对讲机报告抢修的状况。为确保机器正常运作,黄景图时刻待命,随时准备应付设备出现的故障和疑难问题。站在码头设备高大的身躯下,日复一日,黄景图常常说 ,这些“大家伙”就是他的朋友、兄弟,与之一起,激发了对人生、对工作执著追求的无限热情。

  黄景图敢于创新,取得一个个突出创新成果。他充分的利用工作室平台,带领团队立足港口码头,大胆创新,取得了突出成果。他带领工作室团队,紧密结合码头生产实际,创新解决了一个个设备维修及工艺改造难题。

  2006年,黄景图完成码头6号泊位的双缸吊桥液压系统同步控制技术改造,并增加了遥控装置,使战备吊桥手自两用方便实在;2008年,创新方法,修复了场桥ABB远程输入输出模块,节约维修费近10万元;2012年4月,为使码头6台老场桥顺利通过质量验收,黄景图连续一个星期一干就到凌晨两点,以不到3000元的成本,改造了13块电路板和两个特殊模块,“治”好了老设备,节省资金近90万元。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。

  2013年是令黄景图难忘的一年。这一年,他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,随后以黄景图名字命名的“黄景图劳模工作室”正式成立。在黄景图的带动下,小组成员都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工作,创新工作持续生根、发芽到开花、结果。

  工作室创建之初,黄景图和工作室成员把课题定在了集装箱桥吊俯仰钢丝绳润滑上。码头桥吊俯仰钢丝绳有一段从大梁至T型架顶端约30米长的垂直钢丝绳,因处于悬空位置,无润滑,该段钢丝绳表面干涩,严重影响钢丝绳的常规使用的寿命,且存在比较大安全风险隐患。工作室迅速组织攻关,推出桥吊俯仰钢丝绳润滑的创新成果,解决了漳州码头多年来俯仰钢丝绳润滑困难的难题,降低润滑人员的劳动强度,减少人力,还有效延长钢丝绳常规使用的寿命20%,每年每台设备可节省费用4000元。

  2013年底,在漳州市首届职工“五小”创新项目中,黄景图和工作室成员自主研发的“散粮进平仓工艺改进”项目成为了漳州开发区唯一一个进入前三并取得二等奖的项目。

  创新带动着思想的萌发,带动着劳模工作室团队工作的激情。创新是“花”,最终效益才是“果”。仅在2013年劳模工作室创立的第一年,就顺利实现了各类技术创新40余项,有效消除安全隐患20项,据不完全统计,全年共节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约70万元。

  第二年,黄景图与工作室成员着手创新设计出一套船舶漂移自动报警装置,仅用近4万元就解决了1200多万元都很难解决的码头重大课题,消除了船舶漂移所带来的重大财产损失和安全风险隐患。该创新获得了漳州市第二届职工“五小”创新一等奖。

  作为创新工作室团队领头人,他带领团队,紧密结合码头生产实际,善于创新解决了一个个设备维修及工艺改造难题,工作室在9年里共完成技改创新项目300多项,有效地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及码头生产,同时也带出了一支过硬的维修队伍。

  黄景图还是大家眼中的“热心人”。他在做好码头设备维护的同时,也常为漳州开发区的其他单位排忧解难。2008年,招银港区国检部门的一台放射性检验测试仪器出了故障,这设备是从法国进口的,国内罕见,厂家驻北京的总代理派技术员来了两趟也查不出症结所在,厂家表示唯一的办法只能是送到法国总部维修。黄景图闻讯,主动接下这个维修任务,为了不损坏零部件,他小心翼翼地调试、检测、分析硬件电路及内部功能芯片,查阅了大量有关的资料。最后,不但成功修复该仪器,还使其使用功能更高效合理。仅此一项就节省了21余万元的维修成本。

  2007年10月,他又帮助漳州海达航运公司完成“元祥”轮双直流供电电源系统对地(船体)保护防御改造工程,保护了船上直流用电设备安全,也保障了车客轮渡安全。

  作为优秀志愿者,他热心公益,用自己的高超技术热心服务社会,多次参加志愿者活动,为周边百姓排忧解难,修理家用电器更是一把好手,获得一致好评。

  2009年,黄景图被评为漳州市劳动模范,同年获得招商港口首届“金质荣誉勋章”;2010年,获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“工人先锋号”技术比武第一名;2012年,获海西经济区建设首批“福建省优秀高技能人才”称号;2013年,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;2015年,成为福建省基层“最美人物”候选人;2020年,黄景图荣获全国劳模称号。

  2020年9月10日,工作中的黄景图因身体不适被送入医院治疗,被确诊为肝硬化、慢加急性肝衰竭,进入重症监护病房,急需进行人工肝手术。得知黄景图生病的消息后,福建省总工会、漳州市总工会积极组织职工献血、发出捐款倡议。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在朋友圈内发起了水滴众筹的转发“大接力”。

  在大家的积极帮助下,黄景图进行了人工肝手术。但不幸的是,病情的严重恶化还是让这位劳模永远离开了我们。